來到了羅洛士遺跡群(Roluos Group),也許你會對於這裡並沒有想象中壯麗的建築失望,只因,這裡是高棉藝術之源。
羅洛士遺跡群是目前在柬埔寨被發現的遺跡中最古老的,建於公元9世紀,即吳哥王朝第三代國王因陀羅跋摩一世(Indravarman I)所建。
這遺跡群是吳哥王朝暫時的國都遷都遺址,是吳哥王朝第二個首都,是高棉人修建的最早的大型、永久性寺廟之一,標誌著高棉古典藝術時代的開始。
因此,這遺跡群的規模較小,無法媲美吳哥窟、女皇宮等景點,而且也無法保留得很完整,不過依然有它觀賞的價值。
羅洛士遺跡群最主要分為三處遺跡:洛雷寺(Lolei),神牛寺(Preah Ko)和巴孔寺(Bakong)
洛雷寺| Lolei
首先,我們來到了摧毀得最為嚴重的洛雷寺。
它是位於一座大型水庫,即人工湖(Indratataka Baray)的中心島上,由國王耶輸跋摩一世(Yasovaman I)在公元893年完成其父王因陀羅跋摩一世的遺願,屬吳哥王朝的第一座島廟。
當初修建水庫時,挖出的泥土就堆放在東西軸線的正中央,形成了一座人工小島,如今卻已經乾涸成為了稻田。
洛雷寺供奉的是濕婆神,平台上共有四座磚造塔廟,前兩座是獻給父系祖先,而後兩座是獻給母系祖先,可從墻上的守護神來區分。
很多學者認為洛雷寺原本的設計該與神牛寺一樣(共有6座塔廟),而目前只剩下四座的原因是耶輸跋摩一世已經決定遷都到吳哥,所以這其實是遷都吳哥前的最後一座寺廟。
墻上的守護神,這是父系塔廟
神牛寺| Preah Ko
神牛寺亦名普利科寺,是吳哥王朝第一間寺廟,由國王因陀羅跋摩一世在西元880年興建,與洛雷寺如出一撤。
根據出土碑銘的記載,因陀羅跋摩一世在此安置諸神祖先之靈,也由此開啟了長達400年的吳哥王朝盛世。
神牛寺共有六座塔廟,前後各三座,就如前面提到的,前座是祭祀父系祖先,後座是祭祀母系祖先。
前排中間一座是獻給吳哥開國國王闍耶跋摩二世(Jayavarman II),右座的是獻給外祖父特斯瓦拉(Rudrecvara),而左座的是獻給父親提藩陀跋摩(Prithivindrevarman),而後排三座塔廟則是獻給他們的老婆。
入口處已是斷垣殘壁
這是后三座的母系塔廟
只剩下三尊保存較好的神牛南迪,面向著寺內,仿佛在等待主人濕婆神的使喚
塔廟入口柱內的碑銘
巴孔寺| Bakong
巴孔寺是羅洛士遺跡群中面積最大、最高的寺廟,是遷都至羅洛士遺跡群後的國寺,與西元881年由因陀羅跋摩一世建成。
此寺有五層方形台基更層的基點原有塔門,頂層中心矗立一座火炬狀的寶塔,它算是吳哥遺跡中第一座多層式的神殿山,象征著印度教裡的神山須彌山,也是吳哥王朝第一座用砂岩石塊代替紅磚的寺廟。
這座寺廟山環繞了八座小建築物,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兩座,根據碑銘記載,這是供奉著濕婆神的八種替身。
多層式寺廟,Mountain Temple
我們坐在這裡乘涼、拍照、休息,而有人就在打機
*小插曲一*
再出發篇時有提到,我帶上了兩顆電池,原裝的還有儲備的。
而在出發前相機裡的電池是儲備的。
我個人習慣性地喜歡把電池用剩少於10巴仙時才會換上另一顆充滿的電池。
當在巴孔寺用得差不多時,才驚覺,啊我的電池吶?
起初還以為是遺失在某處了,後來想想,幹!應該是留在大馬沒帶來了啦。
最後確定,還真是沒帶來,遺漏在另一個較小的相機包包里,這次大件事了!
傍晚還要去洞里薩湖看日落的啊,只好先關機好了。(到後來才知道,原來開機時會更耗損電源。)
由於我們刪掉了行程里的崩密列和荔枝山,所以我們下午就空出來些時間。
原因:荔枝山得步行經過一段森林路才會抵達那裡的瀑布,然後我們的裝扮是沒有去瀑佈的打算,更何況這兩個地方需而外收取USD20的入門票,所以最後決定不去了。
所以,司機先帶我們去吳哥窟參觀(明天還是會來參觀的)。
終於!來到了這個trip的主要目的地了,我夢想了好久的吳哥窟,今天終於可以一窺究竟了。
但是,重點來了。我的相機快死了。對於我來說,這簡直是晴天霹靂。
明天還會來的,明天還會來的,只好一直這樣安慰自己,沒辦法咯。
所以接下來也沒什麼照片,都是用手機拍下的。
逛到時間差不多了,我們就直接前往距離吳哥窟一小時多、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—— 洞里薩湖。
更多照片:柬埔寨:羅洛士遺跡群
待續